各部门、各学院、各单位:
为进一步深化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通识教育改革,挖掘并丰富优质通识教学资源,构建结构合理、内容多元、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的通识课程体系,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,现启动南京中医药大学淡安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新开课申报工作。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申报范围
本次申报课程的开课对象为我校中医学、中药学、中西医临床医学九年制专业一年级学生。课程类别须严格对应以下四大课组,不得跨组申报:
(一)国学经典与文化传承课组:聚焦经典文献、中医药文化、语言文字、思想流派及传统习俗等方面,通过系统学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华传统文化,培养文化自信与专业自信。
(二)人文社科与艺术审美课组:涵盖哲学、社会学、艺术鉴赏等领域,引导学生感受人类文化多样性,加强社会认知,在理解与欣赏中提升人文素养,强化审美感知与鉴赏能力。
(三)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课组:围绕科学思维、科研方法、实践技能展开,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,同时强化科学认知,激发创新意识。
(四)多元文明与国际视野课组:包含世界文明、国际交流、跨文化理解等内容,帮助学生拓宽全球视野,提升跨文化沟通技巧,培养其在全球化背景下有效沟通与协作的能力。
二、申报要求
(一)课程内容须严格符合党和国家各项政策法规及教育方针,坚决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着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传播主流文化、普及科学理论,紧密结合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,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创造力,切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与全面发展。
(二)申报教师为课程负责人,须具有讲师及以上资格,担任过主讲教师,且评教优良;课程负责人及教学团队应具有承担本课程的教学与研究能力,教学组织科学、合理,课程内容专业、系统。课程能够稳定开设。
(三)倡导院士、国医大师、国家名中医、岐黄学者等名师大家领衔授课,相关课程特别纳入“淡安书院通识教育顶点课程”,以充分发挥高水平师资的育人引领作用。课程须聚焦中医经典传承、临床思维锻造、中药前沿探索、中西医融通创新、智慧中医药发展等核心领域,帮助学生深度感受中医药独特魅力,切实提升中医药文化自信,系统涵养中医药思维,全面培养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。
(四)鼓励打破学科壁垒,围绕中医药领域前沿问题、交叉主题设计课程,推动多学科知识融合,打造具有创新性与特色性的通识课程;鼓励与南京大学、东南大学、南京师范大学等同城高水平高校师资开展联合申报,借助外校优质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,丰富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,联合申报课程需明确我校教师为第一负责人。
(五)为保障教学质量,课程主讲教师每学期承担的淡安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数量不得超过 2 门。
(六)淡安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统一设置为 36 学时、2 学分,授课时间一般安排在周一至周五晚上,具体时间以教务处实际排课为准。
(七)目前已在我校正常开设的淡安通识教育选修课程,不在此次申报范围内,无需重复申报;现有非淡安通识类公共选修课如需申报,须与校外高水平师资联合申报,以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、拓展教学资源。
三、课程管理
(一)入选课程在区域课程联盟、微课建设、对外传播等方面有基础、有成果的课程,择优予以经费支持,按1万/门进行资助。
(二)重点打造淡安书院通识教育顶点课程,按2万/门予以经费资助。
(三)与校外师资联合申报的课程,须明确校外师资授课课时占比,且至少有 1/3 课时由校外师资承担。
四、申报流程
(一)单位推荐。申请教师需向所在部门、学院提交完整申报材料,申请时应有完整的教学大纲,教案至少已完成1/3以上,各单位对申报课程的教学内容、师资资质、教材选用等进行严格初审,确保符合申报要求;初审通过后于规定时间内统一报送至淡安书院。
(二)专家评审。淡安书院汇总各单位申报材料后,联合教务处组织专家评审,并视情况组织试讲评定。评审通过后,确定拟入选课程。
(三)结果公示。淡安书院对评审结果进行为期5天的公示。公示无异议后,正式确定入选课程。
五、材料报送
(一)提交材料
1. 《南京中医药大学淡安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申报书》(附件1):需由申报教师如实填写,所在单位签字盖章,一式1份;
2. 《南京中医药大学淡安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申报汇总表》(附件2):需由各单位统一填写,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,一式1份;
3. 支撑材料:含申报教师相关教学、科研成果等证明材料及课程教学大纲,需装订成册,一式1份。
(二)报送要求
请各申报单位于12月28日前,将上述材料由单位汇总并排序后统一报送至淡安书院办公室(国教楼505)。以上材料电子版同步发送至邮箱939465772@qq.com,文件名请注明申报单位名称。不接受个人申报,逾期不予受理。
联系人:林老师,电话:025-85811757。
教务处 淡安书院
2025年10月14日
附件.zip